小小的腰痛不理会,
大痛起来时就要命!
昨天医务所来了这位年长的送嫁娘,
整个左腰拉紧得像块木板,
是典型的“板状腰”!
左腰痛的症状反复发作已久,
又给西医打了2次针;
看到她痛苦的表情,
医师知道治疗起来会有点棘手。
当针灸治疗时,
因为趴着的体位引起左腰的剧痛,
所以送嫁娘只能侧睡在病床,
让医师在L3, L4, 腰眼和委中扎进4针。
针灸后再做些舒缓筋骨的推拿手法,
并抬腿拉拉筋。
药物方面,
给予“身痛逐瘀丸”活血,
加“白芷片”舒筋止痛。
今天送嫁娘大清早就回来复诊,
看到她面带笑容,
医师知道她的痛苦已经缓解,
再做针灸时,
她已经能够趴在病床上接受治疗。
呵呵,
送嫁娘告诉医师,
她明天可以去“牵新娘”噜!
中风偏瘫的病人,今天就看了3个。
这种脑血管意外病症,临床上主要分成两种:
阻塞型和出血型;
第一类是脑血管出现阻塞,血流不畅,
第二类是脑血管暴裂,血流出血管外,和脑组织堆积在一起。
幸好这位中年人是属于阻塞型的中风偏瘫证,
症状渐进型,右拇指能动,治愈的机会比较高。
患者发病2个月多后才到医务所来,
病情已经稳定,可以给予活血化瘀药。
“血府逐瘀汤”是首选方,
再加黄芪以补气,以期把药效带上脑部。
配伍自制的“祛瘀丸”,
丸内主要的组成药物是“水蛭”,其活血化瘀的功效强。
针灸以对侧“颞3针”为主,
再配以瘫痪手臂的“手三里”,“合谷”
和瘫痪小腿的“阳棱泉”,足三里“。
46岁啊,正值壮年,
此时人生刚刚进入秋季,属于丰收期,
论知识,智慧,财力等,多都处于人生的顶峰,
所以,自己的健康可要照顾好好啊,
没有了健康,世界走了样!
长期反复感冒,提示肺气不足,肺不够强壮。
“虚则补之”是中医的治疗原则,
“玉屏风散”就是补益肺气的代表方。
这个四岁小孩,舌苔薄白,
提示没有里热,
可以放心的给予补药,
不会撞板的。
药粉少量长服,
必然日久见功。
中医理论有说道:正气足,则邪不可干。
医师时常和孩子们的父母说,
以其让孩子长期的受到疾病的折磨,
以其让孩子时不时的看医生和吃药,
不如放点耐心和花点钱,
给孩子服几个月的中药补益肺气,
肺强壮了,病邪不易侵犯,自然的孩子就少生病,
见医师的次数减少,不用时常吃药,
孩子的生活素质提高,做父母的也安心。
医师每每见到这类的肺气不足的病患小孩,
经过一番中药的调理后,
很少生病了,笑容满脸,
医师也有满怀的欣慰。
正在读中医系第一年的孩子刚刚wechat来问:爸爸这个是什么事情?OK的吗?医师给予回复:静脉曲张,提示血液回流受阻。静脉曲张没问题的,只是有一些人会疼痛,严重的症状会曲张到象一团蚯蚓! 倒是为何血液回流会受阻?这个应该要做诊断和查清楚。市场上有某些医师采用“放血疗法”,就是在患者的脚下摆放报纸,用西医做水针注射的针头(拆开注射管),对准曲张的静脉扎入,让静脉里头的血液从另一端流出,一阵子就可以看到静脉曲张已经缩小,好像很神奇有效,但是呢,患者回到家后,看到静脉又恢复原本曲张的样子!医师不说这是江湖骗子,只是告诉学生们说:这是医学里头的花拳绣腿。
刚刚看了一个儿科病,未满一岁的小儿已经发热了5天,母亲告知之前 30/11/15 看诊时领取的药粉没服完,孩子就痊愈了,在这几天内孩子又发烧,母亲自作主张的把30/11/15剩余的药粉继续给孩子服用,MANA A SAI 啊泥款!!!30/11/15 孩子有泄泻啊,大肠湿热的代表方剂是“甘露消毒饮”;这次的症候不同啊,不同的症候哪里可以服用相同的药剂呢?本地外感风热的病症何其多,疏风清热是治疗的正规手法,加点“板蓝根”清热解毒,疗效更佳!不同的思路导出不同的治疗方法,从医师的医务所临床实习后开业的学生多数拥有相同的思路,所以也跟医师走着相同的治疗路线。治疗儿科病啊,药粉是比较适合服用的剂型,取药时问一问药粉的功效,可信赖的医师就会好好的跟你讲个清楚。
2001年给这位女孩治病时,她还是个依偎在母亲身旁的小小孩子;15年后的今天再来看病时,她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少女。2016年的第一天就看见15年前的病人,难得医师还可以叫得出她的名字,她的长相是那么多像她的母亲!发烧5天后她才肯来看诊,脉象浮数,舌苔薄黄,热象十分明显,热在上焦,导致头,眼和耳也疼痛。热邪已经进入肺系,所以出现明显的咳嗽症状。这是常见的外感风热表证,邪气已经进入肺系。治疗上理当“辛凉解表”,代表方剂是“桑菊饮”,配伍“麻杏石甘汤”清肺热,再加“五味消毒饮”加强清热的功力。给予两天的药量,吩咐两天后再回来复诊。今晚她的父亲来看病,告知医师:女儿服药一天后就已经痊愈。外感热证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疾病,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没有多大困难,中医中药的治愈率蛮高的,疗程也短,就是老百姓多数舍去中医而求治于西医专科,医师也无可奈何!
是不是中风了?
口眼歪斜,眼睛不能关闭,不能提眉眨眼,口角流延等,
症状好像是中风,却不是中风。
面瘫的症状和中风相似,
但是面瘫的症状只是出现在脸部,可兼有耳垂后下方疼痛,发热。
中医称为“风邪中络”,本地病例多夹有热邪;
西医则称为“面神经麻痹”,由病毒侵犯面神经引起。
面对病毒引起的疾病,西医有时候感到棘手,
由于病毒的种类繁多,药物方面无从下手,
偶尔有些西医会推荐这类病人做针灸治疗。
2006年这位中年水果贩的右面瘫已经给医师治愈,
10年后的今天,左面又发生同样的病症,人生路可真的坎坷!
方剂选用“牵正散”,方内有虫类药,能走窜经络;
配合“五味消毒饮”清热解毒。
同时给予自制的“全虫丸”,里头主要还是虫类药所组成。
针灸选穴,
主穴是阳白穴,头维穴,地仓穴透夹车穴,牵正穴。
配穴是合谷穴,太冲穴。
人中穴是最后才出的“绝招”。
这个病症的治疗医师比较有心得,
医师行医20年,
对于没有放弃接受治疗的这类病人,
医师未曾失败过。
近期股市的波动不小,搞到不少散户心里七上八下的,情绪过于郁闷,气走不好,难免引来腹胀和胸口隐隐作痛!这是中医理论所说的“肝气郁结”的情志病。不知情者以为患上了心血管病,结果忧上加忧,病情更重!这位马来患者同样投诉左胸痛,痛引左背,他担心给心脏病盯上了;从问诊里头医师得知患者患有胃痛史,所以胃气胀是兼有的常见症状;临床上因胃气胀压迫心脏而引起左胸闷痛是很常见的。医师也发现患者左背痛的同时,左手足无力,提示颈椎病,颈椎压迫臂丛神经。因此,治疗上以疏肝理气为主,自制的“柴胡疏肝散”里有一大堆的行气药,医师喜欢加上“青皮”以加强行气的效果。方剂里头又有“芍药”能柔肝,配合“甘草”就是很好的一条止痛的药方。配合"身痛逐瘀丸”以活血逐瘀,方药的考量几乎齐全。颈椎病的治疗,离不开针灸和推拿,医师在患者的第六和第七颈椎脊突下旁开一寸处直刺两针,电针半小时后,施予推拿,推后症状得以缓解。
嗅觉失灵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?嗅不到花儿的芬芳,嗅不到食物的香气,当然,也嗅不到败坏物的腐朽味;那人生可要失去许多的光彩!
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,鼻子的问题是跟肺有着直接的关系。患者自幼鼻子敏感,打喷嚏和流鼻涕是常见的症状,这提示肺气不足,长年累月的累积着症状不去理会,或治疗不得法,结果是让病邪修炼成仙!最终导致鼻子失去主要功能,人生也失去一些光彩。
治疗以补肺气为主,配与宣通鼻窍的药剂。“补中益气汤”由一堆的补气药组成,“鼻通灵”则有苍耳子和辛夷花等药物,两条方剂的合用,要求达到“攻补兼施”的疗效。针灸选用“鼻三针”,即“印堂穴”加两边鼻旁的“鼻通穴”。
患者的右肘痛属于“网球肘”范围,医师会在别个病案里解说。
44岁的女商人给足跟痛缠上了一个多月,早晨醒来,下床右脚踏地时,足跟就疼痛,走一阵子后,疼痛就缓解了。同样的,坐着久后起身时,一样的状况出现。这是个“小毛病”,不会要人命,却十分困扰人。
医师在“三阴交”穴扎一针,在足跟内侧赤白肉际另扎一针。
施予电针半个小时后出针,
推拿的主要点在足跟下的滑囊和足弓的韧带,
然后在局部包扎药膏。
药物以“身痛逐瘀丸”为主,疗效能活血化瘀;
另加'六味地黄丸“,疗效能补肾壮骨。